——
摘自《论衡·卷十三·别通篇》
解释:人不博览群书,不了解古今情况,不能识别世间事物,不知道是与非,就像瞎子,聋子和鼻子长痈的人一样啊。
原文摘要:
通人积文,十箧以上,圣人之言,贤者之语,上自黄帝,下至秦、汉,治国肥家之术,刺世讥俗之言,备矣。使人通明博见,其为可荣,非徒缣布丝〔帛〕也。萧何入秦,收拾文书,汉所以能制九州者,文书之力也。以文书御天下,天下之富,孰与家人之财?人目不见青黄曰盲,耳不闻宫商曰聋,鼻不知香臭曰痈。痈聋与盲,不成人者也。人不博览者,不闻古今,不见事类,不知然否,犹目盲、耳聋、鼻痈者也。儒生不览,犹为闭暗,况庸人无篇章之业,不知是非,其为闭暗,甚矣!此则土木之人,耳目俱足,无闻见也。涉浅水者见虾,其颇深者察鱼鳖,其尤甚者观蛟龙。足行迹殊,故所见之物异也。入道浅深,其犹此也,浅者则见传记谐文,深者入圣室观秘书。故入道弥深,所见弥大。人之游也,必欲入都,都多奇观也。入都必欲见市,市多异
人不博览者,不闻古今,不见事类,不知然否,犹目盲、耳聋、鼻痈者也。 书法图
博览
广泛阅览
博览群书
古今
古代和现代
古今差异
不见事
犹言不晓事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玄传》“临斩东市,颜色不变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 玄 难曰:‘ 士宗 ,卿何不见事乎?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, 子元 、 子上 不吾容也。’”《资治通鉴·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》载此事, 胡三省 注云:“不见事,犹今人言不晓事也。”
不知
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然否
亦作“ 然不 ”。是与非,是与不是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吾虑不清,则未可定然否也。”《荀子·哀公》:“情性者,所以理然不、取舍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然不,犹‘然否’,与‘取舍’对文。”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或曰:‘ 儋 即 老子 。’或曰:‘非也。’世莫知其然否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定贤》:“文丽而务巨,言眇而趋深,然而不能处定是非,辨然否之实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原夫论之为体,所以辨正然否。”
耳聋
听不见声音
王充名句,论衡·卷十三·别通篇名句